·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郵箱:zhtzcw@qq.com
「2030 年德國要禁售燃油車」,這個新聞是假的?
弗雷劉,鋰電-儲能-新能源汽車-能源互聯網 副研/高工 THU
本文已經首發在《中國能源報》,請有意轉發者聯係中國能源報。
-
近幾天來,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新聞不絕於耳,各國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紛紛出台,成為了世界的焦點,也是鑒於這樣的大趨勢,我國也開始啟動了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的研究。
然而媒體所流傳的信息是不是真的?歐洲各發達國家,尤其是德國這樣的汽車工業大國,真的已經確定了燃油汽車退出的法規了嗎?本著求真溯源的想法,筆者查詢了歐洲各國權威網站,並與了解歐洲情況的朋友進行了交流,用以給社會各界提供關於歐洲多國禁售燃油車傳聞的真實情況。
主要結論搶先看:
▶ 德國 2030 年禁售燃油車的消息是假的,隻是綠黨的要求。德國聯邦參議院的法案效力並不大,立法程序走了多少沒有進一步的信息證實。
▶ 歐洲各國禁售燃油汽車的消息需要進一步驗證。
▶電氣化,清潔化交通是正確的方向,但是我們不應該用錯誤的事實做論據。
▶ 交通領域的高比例電氣化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這要求我們腳踏實地去解決技術問題,“大躍進”式的過熱發展要不得,技術的本質、行業發展的規律需要做綜合考量。
▶ 一刀切式的禁售並無實際可操作空間,這是不需要討論的問題。
▶ 分批一步一個腳印去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發展,正視和解決當下已經出現的問題(比如騙補,充電樁利用,電池質量,有色金屬資源供應保障等),才是王道。
Q1.德國人真的要在 2030 年全麵禁售燃油汽車嗎?答案:No!
德國是眾所周知的汽車工業大國,近兩年來也因柴油排放門而有些焦頭爛額。但我們稍微關注一下德國的門戶網站就能知道,德國媒體、官員更是對於汽車工業有很多批評,“燃油車要完”之聲不絕於耳。
然而,筆者在查閱“德國 2030 年禁售燃油汽車”消息後,搜索到的主要信息如下:
圖片摘自 manager-magazin
圖中文字的主要意思是:目前對於燃油汽車終點(禁售)的辯論非常激烈,綠黨將此作為參加聯合政府的條件。
圖片摘自明鏡周刊(Spiegel Online,德國權威媒體)
圖中文字的內容為:綠黨要求以禁燃油汽車為參加政府條件,CSU(德國基社盟,是一個大黨)黨魁拒絕了。
圖片摘自明鏡周刊(Spiegel Online,德國權威媒體)
文中表達了 CSU 表達了對於綠黨提出“以禁燃油汽車為加入政府”條件的否定。CSU 黨魁表示:“這是對於燃油汽車的迫害”,目前沒有一個政府黨派會接受迅速與燃油發動機汽車的告別。
從以上德媒的報道可明顯看出:2030 年退出燃油汽車隻是綠黨加入政府的條件,然而像 CSU 這樣的大黨對此是拒絕的,無法證明德國人確定 2030 年要淘汰燃油車。
那德國權威人士又是如何看待這一提議呢?
據德媒報道,在德國經濟體量中占比較大的巴符州,該州領導就已明確表態,拒絕了 2030 年禁售燃油車的要求。(巴符州在德國的地位基本相當於中國的廣東、江蘇省)
德國交通部長亞曆山大·多布林德(Alexander Dobrindt)更是明確表示:“2030 年全麵禁售燃油車完全不現實,正確的途徑是推進電動化,推進充電設備建設,通過購買上的優惠在今後不斷提高電動車的接受度。”
我們再來看一下默克爾總理的觀點:
圖片摘自明鏡周刊
默克爾對於內燃機的表態是“向電氣化交通方向的轉型方向自然是正確的”,但現在“還給不出精確的(退出)日期”。
圖片摘自//www.autozeitung.de網站
新聞標題寫道,“默克爾表示內燃機還有很多年”。這個新聞裏還有很多有意思的細節,似乎是有些官員在電動汽車和燃油汽車的表態有借默克爾聲勢撒謊的成分,然後被另外的官員指責要求“停止謊言”,兩方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
圖片摘自//www.autozeitung.de網站
這則報道指出,默克爾還“沒有禁燃油汽車令”。
圖片摘自golem.de
這則新聞寫道,默克爾總理表示:“我是支持禁油車的,但是具體時間我給不出”。(筆者表示,這個表態真是滴水不漏……)
由以上的新聞摘抄不難看出,默克爾總理的表態也比較耐人尋味:
• 一方麵,德國電動汽車之前發展不利,燃油汽車醜聞爆出,她對於環保事業,汽車綠色化非常支持;
• 另一方麵,她也並不想現在就敲定一個時間明確退出燃油汽車,也還認為內燃機汽車工業對於德國依然很重要。
Q2.德國聯邦參議院通過了禁止燃油汽車的法案?答案:是通過了,但是法律效力不詳,距離實行還很遠。
近來傳播較為廣泛的另一個大新聞,就是“德國聯邦參議院通過了禁止燃油汽車的法案”,根據這個信息,在網上以 Bundesrat+Verbrennungsmotor(參議院 + 內燃機)為主要信息,搜出的主要信息如下:
摘自德文媒體對於 Bundesrat 參議院禁燃油車的描述,注意:關鍵詞仍然是“wollen(想要)”,“fordern(要求)”
然而 Bundesrat 的法律效力如何呢?筆者進行了進一步搜索:
文中指出,德國 Bundesrat 參議院的決議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筆者進一步在了解德國政治生態的專家處做了求證,也給出了類似的介紹:
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 Bundesrat 參議院的權限:
摘自 Bundesrat 的英文 WIKIPEDIA
通過上圖可知,Bundesrat 參議院在立法方麵權力是低於 Bundestag 聯邦議院的。所以,筆者又查閱了“Bundestag+Verbrennungsmotor+Verbot”,發現沒有有效信息,說的都是各州 /Bundesrat 這個提案的事,以及 CSU 黨魁嚴辭拒絕綠黨提案的新聞。
筆者還以比 Bundesrat 權限更高的 Bundestag 為關鍵詞,加上“Verbrennungsmotor+Verbot(燃油汽車 + 禁止)”搜索,也沒有得到有效信息。
此外,筆者還查閱了 Bundesrat 的德文版的 WIKIPEDIA,內容很多,但是以下的內容比較具有參考價值,即德國的立法程序(Schema des Gesetzgebungsverfahrens):
信息量比較大,在此就不一一翻譯了,但是重點有兩個方麵:
• 1) 要成功立法,須經過多道程序,經多方反複批準達成一致。然而目前這項禁燃油車令到哪一步了,沒有任何一家媒體說的清。
• 2) 中間涉及到的批準機構,不隻有 Bundesrat 參議院,還有 Bundestag 聯邦議院、Vermittlungsausschuss 調解委員會等機構。筆者將 Bundestag、Vermittlungsausschuss 與內燃機汽車的關鍵詞放在一起搜索,沒有任何有意義的結果,仍然都是 Bundesrat 的報道。
綜合以上調查結果,目前沒有證據可以證明參議院通過的要求 100%禁止燃油汽車的法案有法律效力,也沒有證據證明有明確的時間節點來執行。
Q3.歐洲其它國家真的要禁售燃油汽車嗎?答案:從統計到的答案看,似乎是的。但很多都停留在提議階段。
下圖是筆者摘來的禁售時間表,不難看出大多都是“聲稱”、“計劃”、“提案”。
摘自《禁售燃油車,看看國外媒體怎麽說?》
具體分國家看一下:
挪威、荷蘭、瑞典
挪威本身電動汽車普及率就比較高,國家幅員較大。荷蘭的國土麵積更是袖珍,想換成全電動也沒有多大難度。這些國家與中國的情況是完全不可以類比的。
圖中數據說明挪威電動汽車普及率很高
而瑞典,有消息說是 VOLVO(沃爾沃)要在 2019 年開始淘汰所有燃油汽車,實際情況呢?看下圖:
圖片摘自明鏡周刊
文中指出,“從 2019 年開始,所有 VOLVO 新產汽車都會電氣化,要麽混動,要麽純電動(沒說淘汰純燃油)”。
圖片摘自衛報
與明鏡周刊一致,衛報也是提到隻是“停造純燃油汽車”,注意是“純”。
兩家權威媒體報道較為一致,可見國內媒體說“VOLVO 淘汰燃油汽車”是不準確的。VOLVO 近期內不會全部拋棄燃油技術,再考慮到純電動技術目前存在的問題,混動技術很可能是接下來 VOLVO 主流車型使用的技術。
法國
法國政府發表了言論,表示 2040 年禁燃油車。信息發布人是法國團結與生態轉型部長尼古拉•於洛(Nicolas Hulot)。
然而遺憾的是,限於自己的語言能力,筆者隻能找朋友幫忙查閱了法文媒體,從找到的資料來看,主要是政府高官的表態,意願性的介紹比較多。
而從旁證的德語新聞來看,下圖中德語新聞裏的 will 仍然隻是接近於英文的”want”,更多的表示意願和想法,而不是描述這件事是否一定會發生。
圖片摘自明鏡周刊,文中說的是“法國想要(will)從 2040 年開始禁燃油車”
圖片摘自明鏡周刊,“法國要從 2040 年開始禁燃油車”
圖為報道法國 2040 禁售燃油汽車的消息
此外令筆者疑惑的一點是:似乎在法國媒體上,並沒有像德國一樣,發生了激烈的幾派爭執,對於禁燃油車這樣的一件大事,如此風平浪靜在他們的政治體係下真是無法想象。
當然了,這也可能是因為筆者語言能力欠缺,查不到相應的資料。因此,如果有朋友有關於法國禁燃油車的相關信息,歡迎來信分享。
英國
英國的資料不難查到,BBC 等大網站對於這方麵的新聞很多。不過遺憾的是,英國似乎也隻是在提案階段,具體執行側、立法側上,進一步佐證支持的信息很少。
圖片摘自BBC
圖片摘自明鏡周刊:英國想要(Will)2040 年禁售燃油汽車,混動也不許發售
印度
當然了,印度不屬於歐洲,但是就在這裏簡單一起說一下吧。
至於印度……我隻是建議印度先解決一下國內電氣化普及等方麵的基建問題吧!
4. 歐洲政治生態的影響(除了德國)
目前公布“全麵禁油車”的國家基本都是不同政黨輪流執政,政策延續性並不好說。而如果真要執行,必然引起各方麵的激烈討論和爭執,可現在除了德國,其它國家的媒體顯得風平浪靜。因此到底事態會如何發展,建議我們不要急於下結論,靜觀其變吧!
5.汽車、動力電池行業專家視點
很多汽車和動力電池界的專家都表明了對此問題的看法: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建議中國停售燃油車需要梯度化的時間表,停售傳統燃油車起步快、分區域、重點領域推進、特殊領域不必停售”,“這是重大的產業機會,不隻是環保課題”,“全麵禁售燃油車是應該慎重的”——摘自《中國停售傳統燃油車是重大產業機遇》。
工程院院士陳清泉:“電池的能量密度存在上限,較難突破,最好的辦法是將內燃機與電機相融合”,“禁售燃油車需要分步走,建議:先期考慮在北上廣深禁售傳統燃油車“,“禁售傳統燃油車的前提有兩點:一,新能源汽車取消財政補貼後,仍有較強性價比,吸引消費者主動選擇;二,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充分準備,麵積地域廣袤、不同地域情況完全不同,禁售一款谈球吧-体育赛事前必須要和替代品之間做好銜接。這些要由市場來做決定。”——摘自《禁售燃油車要分布走,可以先在北上廣深試點》。
其實看完陳院士的觀點,就能看出——想要100%淘汰燃油車要求我們充分做好各種準備,針對不同地域地區給出解決、銜接方案。而電池能量的密度一直存在天花板,如果沒有電池技術的實質性突破,遑論100%替代燃油車,連高比例取代燃油汽車都很困難,這其實已經是電池、汽車業內的共識了。
所以實際上,目前中國隻是在研究燃油汽車退出時間表,並沒有說一定要100%退出,更沒有已經確定的時間,所以過度解讀仍然是沒有根據的。歐洲各國的情況大家也可以看到,德國有很多人是強烈反對過快退出的,目前並沒有時間表。國內的著名汽車行業專家、電池行業專家也並不認同100%完全的激烈取代燃油車——畢竟現在占比還很低。
小結
歐洲各國很多似乎給出了表態、計劃式的決定,但是執行層麵的可參考信息太少,是否已經立法甚至隻是已經立法都存在很大的疑問。考慮到他們複雜的立法、博弈和執行過程,歐洲各國禁止燃油汽車這一消息的真實性仍需進一步研究分析。
後記
筆者並不是要唱衰電動汽車行業,恰恰相反,作為一名電池工程師、能源行業研究人員,筆者深深知道能源轉型對於我國的意義和機遇。然而這不代表我們可以和應該用錯誤的論據證明前進的方向,也不代表我們可以罔顧科學、工程規律、社會運行發展的實際需求,過分誇大發展方向而同時回避一些問題。
科學的真理我們應該認真捍衛!
- 致謝 -
感謝陶光遠(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趙奕(iBusiness Germany)、趙蒙蒙(TU Delft)、高麗紅(北京理工大學)、張貞貞(東方國際教育交流中心)、趙唯(中國能源報)為本文在語言、資料方麵提供的大力支持。